您当前的位置:

值此春光 绿美汴梁

来源: 发布时间:
打印

全媒体记者刘延超

春日里的开封,一片生机盎然。

绿色是城市美丽的底色,也是人们追求优质生活的重要体现。值此春光,抢抓时机,开封高标准、高质量植绿增绿,建设绿化项目,幸福家底厚实,让生态红利惠及更多人。

 

3月17日,在开封十三大街,绿化工人分工协作,种植绿色希望,打造一条法桐大道。该项目建设包含道路绿化建设、十三大街两侧50米绿廊、十三大街连霍下路口周边绿化提升、周边鱼塘整治、新大地艺术景观,总绿化面积890亩,让市民邂逅绿荫梧桐。 

去冬今春的金明大道绿化提升项目,共长4.6公里,主要包括道路绿化提升、道路绿廊建设。其中,金明大道(天马广场—连霍高速)道路两侧20米绿廊基本形成,在春风中渐渐展露生态美。 

连霍高速龙亭站于2022年10月1日开通运营。去冬今春对该区域内枯死苗木进行更换补栽,特别是结合地理区位,补栽耐水植物馒头柳523棵,树高5米、冠幅3米。该站收费站管理区东侧新增雪松70棵,树高5.5米、冠幅3米。完工后与道路景观有机结合,彰显开封迎宾出入口门户形象。 

北部两厢绿化提升项目,位于铁塔西街南侧,龙亭北路北侧。该项目对铁塔西街南侧围墙、体育路东侧围墙和龙亭北路北侧围墙拆围见绿、设置仿古青矮墙,增种竹木、红叶石楠柱进行了绿化提升改造,展现城市现代化和生态化形象,提升城市整体风貌,街道与绿地之间的空间连续性增强,让市民和游客感受更加宽敞的空间。 

龙亭东路(龙亭北路至文化客厅段)通过拆违见绿、留白增绿、见缝插绿等方式进行了绿化提升改造,该项目长度500米,拆除违建200平方米,绿化改造面积约1100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栽植,进入养护阶段。同时,结合环湖路沿线景观,实施街景立面改造工程,助力全域旅游,面积4000余平方米,做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城市即公园,公园即城市。 

我市精心打造的梅花园,位于西关北街与金耀路交叉口北侧,现在为城墙绿地公园,面积约56084平方米。主要在园内建设广场和园路进行海绵化改造,增设海绵设施;苗木的更新,修复或新建绿地内的配套设施等。在保护现有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增加生物多样性,打造四季皆宜的景观,突出梅花特色,提供多样化的休闲空间。 

开封城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梅花园内栽种的梅花种类包含绿萼梅、龙游梅、宫粉梅、朱砂梅、洒金梅、美人梅、玉蝶梅、樱李梅、腊梅等800余株,将梅花文化与景观设计结合,打造咏梅广场、红梅品鉴广场、梅花山谷、咏梅小径、红梅入城、映梅城墙、梅林等特色打卡胜地。 

永宁王府遗址口袋公园,位于省府西街路北,城院庙街中段路西,采用景石搭配造型独特的松树及乔木组团造景,搭配红叶石鳍、海棠等花境景物加以点缀,注重树形、色彩、季相变化,展现大气美丽效果,植物配置体现“两季有花、一季有色”的整体效果。 

禹王台区南薰苑二期延续一期规划脉络,以宋式美学融合现代简约风格呼应开封火车站枢纽建筑群,全面践行海绵城市标准,通过彩色透水沥青、阶梯雨水花园、下沉绿地及专业排水设施构建生态基底,持续“以绿养绿”的生态理念,采用银杏、国槐等本土树种结合宿根花卉形成自维持立体植物群落,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可持续景观。 

值得一提的是,南薰苑二期配备全龄健身区、无障碍设施、夜间照明及雨水花园等基础功能,同步植入文化咖啡吧、便民商铺、自动售货机及多功能广场,打造昼夜贯通、生态休闲与文化体验交融的现代化共享空间,满足市民全时段多元化需求。 

顺河回族区植物园,位于汴京路以北,东安路与东兴路之间,占地面积约512亩,以打造集休闲、健身、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为目的。植物园分为七大功能区20个植物专类园,每个区域和专类园都各具特色,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建成后,植物园四季景色各异,春季樱花盛开,夏季荷塘月色,秋季层林尽染,冬季踏雪寻梅,为周边市民提供了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休闲健身场所。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我市还对群众家门口、方寸之间用力,尽显春光之美,如,完成龙亭北路与龙亭西路西北角、大梁路与黄河大街西北角、陆福桥中分带等绣花镶草工作,让春天的美好更贴近市民身边。东京大道中分带、夷门新洲围墙的“花墙”建设,通过藤本月季绑扎,形成了兼具艺术性与生态功能的立体绿化景观,成为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数量与质量并重、质量优先,开封因地制宜扩大城市绿色空间,着力提升城市绿化的质量,让绿意花香走进生活、融入城市、造福全民。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