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全市城管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11596”总体工作思路,高站位谋划,推动城市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城市从“面子”到“里子”发生蝶变,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精雕细琢,提高城市颜值。市环境卫生事务中心持续开展“清扫革命”,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开展公厕专项整治行动,对夜市、景区周边等区域的公厕进行品质提升,创建示范公厕30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立“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的农村垃圾治理体系;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升级改造居民小区生活垃圾投放点(站)400余处,建成再生资源回收网点50余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进一步健全;加大餐厨废弃物收运力度,日均收运量逐渐增加到70余吨;加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处置监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均达到100%。
坚持项目为王,补齐设施短板。市城管局实施重点项目23个,年度计划投资8.8亿元,纳入市重点项目12个,5次位列市直单位第1。加快公用事业管网改造建设,新建和改造燃气管网134公里,完成率169.6%;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网100公里,完成率100%;持续推进城镇燃气安全排查专项治理工作,完成管道燃气设施“带病运行”专项整治141.83公里,完成率100%。
坚持服务民生,筑牢城市基石。市城管局先后对包公湖环湖路、中山路、西门大街、夷山大街、大梁路、黄河大街、东京大道、复兴大道等道路进行修复,完成车行道坑槽修补12632.35平方米、方砖人行道及盲道维修22978.42平方米等;完成化工路、新宋路、宋城路、南护城河护坡4处塌陷的应急抢修,大梁路、夷山大街、西环路3处道路空洞抢修;有序开展供排水一体化建设,初步完成了供排水运营企业的资产整合;聚焦汉兴路(夷山大街—西环路)、重工路(新宋路—滨河路)等路段,加快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建立健全海绵城市建设全流程管控制度,对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各个环节进行规范。
坚持底线思维,筑牢安全防线。市城管局编制完成《2024年开封市城市排水防涝应急预案》,推进“城区防水排涝六步工作法”,完善调度指挥体系,通过城区积水点“一点一策”治理,守牢防汛“金标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突出整治燃气、市政施工、园林、城市照明、户外广告等重点领域,确保城管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全力推进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完成“瓶改管、瓶改电”6697家,完成率118.49%;开展全链条燃气整治工作,去年发现问题隐患8846处,全面落实整改责任,问题隐患动态清零;积极推进规范化运营、充装溯源、统一配送、全流程智能监管的标准站建设,实现瓶装液化石油气“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过程、可追溯动态监管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智慧管理水平。市城管局突出智慧赋能,去年发现城市管理案件59.3万件,立案57.9万件,结案51.2万件;推动城市“一网统管”,在建成区开展系统性的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编制《数据对接标准规范》;智慧气象保障城市内涝防治示范场景系统已经投入运行,智慧城管运行平台完成整体数据对接,保障城市管理运行顺畅高效;设置“临时便民生活点”115处和“年货便民服务点”133处,方便群众生活;拆除围挡109处,并完成了后续绿化、改建工作,推动城区各类围挡设置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推进“城管进社区”工作,推选优秀社区30个;深入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积极践行“721”工作法。
坚持党建引领,夯实组织保障。市城管局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先后召开党组会议26次、开展“第一议题”学习17次等,培训基层党员干部3503人次;持续推进“五星”机关创建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5+N”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高标准召开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组织开展正科级干部竞聘、职级晋升、事业单位转岗竞聘等工作,设立廉政谈话“清风茶室”,推行开门办公、开门决策、开门整改、开门落实,广泛接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格落实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制,做到党组“不松手”、党组书记“不甩手”、党组成员“不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