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工作动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专题知识竞赛邀请您参与

日期:2022-10-20 来源:开封政法微信公众号 人气: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已于2022年5月1日正式施行。为推动学习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的主题主线和核心要义,提升全民知晓度和法治意识,开封市委政法委、市扫黑办联合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专题知识竞赛活动。

此活动在“开封政法”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今日头条、顶端新闻,开封长安网以及市委宣传部、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教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工作局等成员单位的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竞赛试题。

试题共计40道,满分100分(单选20题每题2分,多选10题每题3分,判断题10题每题3分),参赛者可于2022年11月10日前将个人信息(姓名、通讯地址、手机号码、邮箱)及答案发送至指定邮箱(kfshcehd@163.com)。本次活动按得分高低排列名次,对优异者进行奖励,设一、二、三等奖及纪念奖,颁发奖品和证书。

欢迎广大群众踊跃参加。

开封市扫黑办

2022年10月13日

附件:专题知识竞赛答题卡.docx



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对因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被判处刑罚的人员,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公安机关报告个人财产及日常活动报告期限( )。
A、不超过三年
B、不超过五年
C、不超过十年
D、不超过十五年
2.为防止黑恶势力侵害未成年人,反有组织犯罪法完善( )的防范职责和报告义务,增加有关部门对未成年人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教育的规定,规定对涉及未成年人的有组织犯罪活动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
A、家庭    B、社区    C、政府      D、学校
3.任何( )都有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的义务。
A、单位、个人
B、单位、机构
C、个人
D、单位
4.承担有组织犯罪预防和治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开展反有组织犯罪( ),增强公民的反有组织犯罪意识和能力。
A、线索核查       B、打击整治
C、宣传教育       D、惩罚警示
5.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履行( )义务,采取安全技术防范措施,防止含有宣扬、诱导有组织犯罪内容的信息传播。
A、网络安全保密
B、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C、严格掌握
D、绝不适用
6.(),应当依据分工,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依法做好反有组织犯罪工作。有关部门应当动员、依靠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共同开展反有组织犯罪工作。
A、公安机关
B、政法机关
C、监察机关、政法机关
D、监察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
7.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依法组织开展有组织犯罪预防和治理工作,将有组织犯罪预防和治理工作纳入考评体系。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开展有组织犯罪预防和治理工作。
B、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防范有组织犯罪侵害校园工作机制,加强反有组织犯罪宣传教育,增强学生防范有组织犯罪的意识,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抵制有组织犯罪,防范有组织犯罪的侵害。
C、曾判处刑罚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领导者或者恶势力组织的首要分子开办企业或者在企业中担任高级管理人员的,可以不予审查。
D、监狱、看守所、社区矫正机构对有组织犯罪的罪犯,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教育、矫正措施。有组织犯罪的罪犯刑满释放后,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安置帮教等必要措施,促进其顺利融入社会。
8.涉案财产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没收( )。
A、为支持或者资助有组织犯罪活动而提供给有组织犯罪组织及其成员的财产
B、有组织犯罪组织成员的家庭财产中实际用于支持有组织犯罪活动的部分
C、利用有组织犯罪组织及其成员的违法犯罪活动获得的财产及其孳息、收益
D、以上都是
9.公安机关核查有组织犯罪线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的,应当依照( )的规定立案侦查。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0.利用网络实施的犯罪,符合本法第二条规定的,应当认定为有组织犯罪。为谋取非法利益或者形成非法影响,( )可以认定为有组织犯罪的犯罪手段。
A、有组织地进行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
B、对他人形成心理强制,足以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
C、影响正常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的
D、以上都是
11.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 ),加强反有组织犯罪宣传教育,增强学生防范有组织犯罪的意识。
A、未成年学生保护工作制度
B、防范有组织犯罪侵害校园工作机制
C、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
D、预防性侵害、性骚扰未成年人工作制度
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规定,金融机构未按规定协助采取紧急支付、临时冻结措施,拒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 )罚款。
A、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B、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C、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
D、五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
13.对因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被判处刑罚的人员,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
A、接受公安机关安排的矫治教育
B、参与社会公益劳动
C、向公安机关报告个人财产及日常活动
D、向社区提交个人思想汇报
14.涉案财产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没收( )。
A、为支持或者资助有组织犯罪活动而提供给有组织犯罪组织及其成员的财产
B、有组织犯罪组织成员的家庭财产中实际用于支持有组织犯罪活动的部分
C、利用有组织犯罪组织及其成员的违法犯罪活动获得的财产及其孳息、收益
D、以上都是
15.   年 月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
A、2021年12月24日   2022年5月1日
B、2021年12月26日   2022年5月1日
C、2021年12月24日   2022年4月1日
D、2021年12月26日   2022年1月1日
16.参加境外的黑社会组织,情节较重的,( )。
A、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B、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C、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D、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共有( )章、( )条。
A、七;七十七
B、八;八十七
C、九;七十七
D、十;八十七
18.民政部门应当会同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对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进行( ),发现因实施有组织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及时作出处理;发现有组织犯罪线索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A、身份核实
B、背景调查
C、资格审查
D、工作评级
19.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者、领导者,应当依法并处( )。
A、罚金
B、没收财产
C、罚款
D、追缴违法所得
20.反有组织犯罪工作应当坚持( )。
A、总体国家安全观
B、预防治理安全观
C、标本兼治安全观
D、绝对领域安全观

二、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有关部门和单位、个人应当对在反有组织犯罪工作过程中知悉的( )予以保密。
A、国家秘密
B、商业秘密
C、工作秘密
D、个人隐私
2.反有组织犯罪工作应当( ),惩防并举、标本兼治。
A、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B、坚持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相结合
C、坚持与反腐败相结合
D、坚持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
3.反有组织犯罪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综合运用法律、(     )教育等手段,建立健全反有组织犯罪工作机制和有组织犯罪预防治理体系。
A.经济   B.科技   C.文化   D.宣传
4.监狱、看守所、社区矫正机构对有组织犯罪的罪犯,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 )措施。
A、监管
B、惩戒
C、教育
D、矫正
5.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者、领导者或者恶势力组织的首要分子被判处( ),应当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异地执行刑罚。
A、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B、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C、无期徒刑
D、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
6.下列哪些人员开办企业或者在企业中担任高级管理人员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审查,对其经营活动加强监督管理。( )
A、曾被判处刑罚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者
B、曾被判处刑罚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参与者
C、曾被判处刑罚的黑社会性质组织领导者
D、曾被判处刑罚的恶势力组织的首要分子
7.依法查办有组织犯罪案件或者依照职责支持、协助查办有组织犯罪案件的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有( )行为。
A、接到报案、控告、举报不受理
B、发现犯罪信息、线索隐瞒不报、不如实报告
C、未经批准、授权擅自处置、不移送犯罪线索、涉案材料
D、向违法犯罪人员通风报信,阻碍案件查处
8.()等行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公安机关,建立健全行业有组织犯罪预防和治理长效机制,对相关行业领域内有组织犯罪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对有组织犯罪易发的行业领域加强监督管理。
A、市场监管
B、金融监管
C、自然资源
D、交通运输
9.《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所称的有组织犯罪,是指()。
A、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B、组织、策划、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恐怖活动
C、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组织实施的犯罪
D、组织、利用邪教进行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的立法目的为()。
A、预防和惩治有组织犯罪
B、加强和规范反有组织犯罪工作
C、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秩序
D、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三、判断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有组织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应当依法从宽处理。()
2.对有组织犯罪的组织者、领导者和骨干成员,应当严格掌握取保候审、不起诉、缓刑、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条件,充分适用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罚金等刑罚。()
3.境外的黑社会组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展组织成员、实施犯罪,以及在境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的,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
4.恶势力组织,是指经常纠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领域内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造成较为恶劣社会影响的黑社会性质组织。()
5.有关单位和个人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作出的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6.依法查办有组织犯罪案件或者依照职责支持、协助查办有组织犯罪案件的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查封、扣押、冻结、处置涉案财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免予处分。()
7.教唆、诱骗未成年人参加有组织犯罪组织或者阻止未成年人退出有组织犯罪组织,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从重处罚。()
8.学校发现有组织犯罪侵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妨害校园及周边秩序的,有组织犯罪组织在学生中发展成员的,或者学生参加有组织犯罪活动的,应当及时制止,采取防范措施,并向公安机关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9.为有组织犯罪活动提供资金、场所等支持、协助、便利,有违法所得的,除依法应当返还被害人的以外,应当退还当事人。()
10.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者、领导者或者恶势力组织的首要分子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可在当地执行刑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