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温情执法让城市治理更有温度

来源: 发布时间:
打印

 全媒体记者  刘延超

“太方便了,家门口就能买到解暑的西瓜。”6月17日,龙城香榭里小区居民张桂华乐呵呵地说道。仲夏时节,在开封的街头,一处处标注着瓜果临时销售点的区域成为连接城乡的纽带。

2025年,市城管局与往年一样,以“为民情怀”为笔,以“实事求是”为墨,“绘制”89处瓜果临时销售点,书写善治温情民生答卷。 

瓜果临时销售点彰显着把群众小事当头等大事的务实作风。市城管局专项工作组历时一个月,走访37个社区、12个农贸市场,最终确定“小规模、多点位”的布局策略。 

“我们要求每个摊位配备分类垃圾桶,城管队员来回巡查。”市城管局相关人员展示着手机里的巡查记录:5月28日,劝导3起占道经营;6月3日,协助清理瓜皮垃圾……这种“服务+监管”模式,让曾经“脏乱差”的马路市场蜕变为“净齐美”的便民点位。 

在禹王台区演武厅南北街瓜果临时销售点上,瓜农老李算起经济账:“过去走着卖,一天也卖不了多少斤,现在有了固定摊位,日均销量翻番。”瓜果临时销售点打通的不只是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更激活了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在这里,城市管理不是冰冷的执法,而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双向奔赴;瓜果香味飘在街头巷尾,更甜在每个人的心里。 

6月7日至9日,2025年高考期间,市城管局暖心护考,在考生“逐梦路”上保驾护航。 

“请关闭音响,为考生让路。”6月7日一大早,祥符区城管局执法人员对考点周边商户逐一叮嘱。在开封高中、铁路中学等考点周边,市城管局执法人员早早到场,在考点周边、考生住宿点、主要街道等区域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对考点周边占道经营及各类商业宣传活动进行管控,对培训机构散发宣传页的行为予以制止,对非机动车随意停放及时劝导,保证考点周边环境整洁有序、交通顺畅。 

聚焦在建工地、居民装修施工扰民等问题,市城管局执法人员进行走访,向建设和施工单位告知考生复习环境的重要性,做到“一项目一举措”,为考生“静音护考”;针对广场、公园等群众聚集地,市城管局实行定人、定时、定点的值班管理方式,及时对产生噪音行为进行劝导教育。聚焦重点城市管理问题,市城管局加强考点周边环境秩序管控,做好保障工作。 

“静音护考”不打烊,暖心服务不缺位。市城管局在做好服务保障基础上,在考点周边设置城管服务站,配备矿泉水、防暑药品、文具等物资,为考生和家长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供水企业实施“三级水质保障”机制,提前到考点走访服务,全面排查供水设施隐患,全方位筑牢高考用水安全屏障。 

据统计,2025年高考期间,市城管系统叫停违规施工40多起,劝阻噪音扰民200余次,设置服务站点30余个,用“最严管控”和“最暖服务”交出护考满意答卷。 

虽然2025年高考已经结束,但市城管局的暖心服务还在继续。“同学,请走斑马线。”“家长您好,电动车请停到指定区域。”6月18日7时许,在金明小学门口,市城管局执法人员一边疏导交通,一边引导家长有序停放车辆。 

校园周边“拥堵症”是老大难问题。2024年以来,市城管局全面推行护学岗,在全市近300所中小学及幼儿园设立育人服务岗,每日出动城管执法、环卫保洁、社区监管人员900余人次,清理校园周边环境卫生,整治校园周边市容秩序,规范校园周边车辆停放,畅通师生出行路;在全市33所中小学周边建立校园灯塔,照亮学生求学路;对校园周边市政道路、管网开展专项整治,铺平师生放心路。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城管局安排执法人员在早、中、晚学生上学和放学高峰期进行定点值守,同时采取“错时上下班”制度,加强高峰时段的市容秩序管理,及时规范停车秩序、劝离流动摊贩及散发广告人员,做好交通疏导工作,精心“护苗”。 

善治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还需要动员群众。市城管局建立“码上办”便民服务平台,市民通过扫描微信公众号和“市民通”App二维码,快速投诉“门前三包”问题,从问题反映到执法人员收到信息不超过5分钟。经核实无误的投诉,对提供线索者给予一定的话费奖励。目前,“市民通”App实名注册用户已有8万多人,回访满意率99.8%,极大地调动了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 

从“瓜果地图”到“静音行动”,从“护学岗”到“码上办”,市城管局正以“绣花”功夫重塑城市治理模式,生动诠释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推行首违不罚,对流动摊贩初次违规以教育为主;设置年货摊位,允许商户在特定时段有序经营;开发“市民随手拍”App,让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城市治理从来就不是一门学问,最关键的是管理者与民心的距离。市城管局将以更精细的标准优化服务,以更完善的制度保障长效,让城市治理既有力度更显温度。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