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春风浩荡多锦绣 乘势而上开山河——聚焦2025年城市管理工作

春风浩荡多锦绣 乘势而上开山河——聚焦2025年城市管理工作

来源: 发布时间:
打印

全媒体记者刘延超

2月28日,开封市城市管理工作会议召开。 全媒体记者 刘延超 摄

持续开展清扫“革命”,升级改造居民小区生活垃圾投放点(站)400余处;新改建绿化面积121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1.02%;新建、改造燃气和供水管网134公里、100公里,完成“瓶改管”“瓶改电”6697家;改造汉兴路、重工路、黄河大街等路段排水管网,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妥善应对21次强降雨,守牢防汛“金标准”;立案57.9万件城市管理案件,结案51.2万件,结案率88.49%;开展“城管进社区”行动,推选优秀社区30个……过去一年,开封城市管理工作不断提质增效,交出了闪亮的成绩单。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谋划“十五五”发展之年,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春风浩荡多锦绣,乘势而上开山河。根据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城管局确定了今年城市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四高四争先”,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围绕“11596”总体工作思路,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城市管理新模式,完善“一委一办一平台”,推动城市管理融入基层治理,形成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锚定一个目标  明确一个牵引 

2025年,市城管局将坚持党建引领,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城管事业高质量发展,勇当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以“一委一办一平台”为牵引,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多方力量,靠前指挥,形成合力,发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技术支撑作用,做到城市管理重大事项有统筹、日常问题处置快、办理过程有监督、办理结果有评估,以高水平的城市治理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 

加强自身建设  锻造一流队伍 

2025年,市城管局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政治城管。市城管局将把政治建设作为生命线来抓,锤炼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守纪律的城管品质,确保城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是人民城管。市城管局将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城市管理各方面,打造“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的城市。 

三是法治城管。市城管局将坚持法治思维、法治方法,聚焦城市治理、城市运行等建立完善法规体系,依法履职尽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四是安全城管。市城管局将筑牢底线、红线、生命线“三线”思维,建立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努力实现本质安全。 

五是活力城管。市城管局将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让干部在实践中砥砺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让各类人才在城管舞台竞放光彩、成就梦想。 

开展九大行动  建设美丽城市 

2025年,市城管局将开展九大行动,绘就古城开封美丽新画卷。 

一是“洁净汴梁”行动。市城管局将坚持“道牙无尘、路见本色、设施整洁、地净如洗”的作业标准,紧扣环卫公共服务职责,狠抓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建筑垃圾整治处置、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道路清扫保洁五大专项整治。扎实开展“清洁道路”创建、“最美公厕”(“四净三无两通一明”)创建、“生活垃圾越分越美社区”创建、“‘席地而坐’精细化保洁示范区域”(商圈、广场、公园、交通枢纽、旅游景区、主干道)创建、“设备完善、运转高效中转站”创建等活动。持续推进老旧公厕改造提升(50个)和垃圾分类提质增效。集中攻坚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城区环城路等环境卫生薄弱部位,做到清扫保洁精细化、站厕管理精品化、环卫装备现代化,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 

二是“五彩斑斓”行动。市城管局将树立“城市即公园、公园即城市,市民即游客、游客即市民”的理念,积极开展以北部两厢为核心的旅游片区“绿化+”行动、主要旅游线路“精品+”行动、有温度的“公园+”行动、背街小巷最美街道行动、拆墙(围)透(增)绿“阳光”行动、绿道建设“联网”行动、花园城市“绣花镶草”行动、交通枢纽场站“添花增绿”、小微绿地及苗木“认养、认种、认捐”活动九大专项行动,通过病虫害防治护绿、综合整治净绿、植物修剪整绿、抗旱浇水保绿,开展常态化整治,助推我市打造文旅强市。推动公园与市集、文旅、艺术、科普等服务功能融合,进一步盘活公园资源、提升公园服务业态、激发公园活力。推出赏花地图,营造花海景观,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终年常绿”的特色景观。以第43届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为平台,充分展现菊花的独特风姿。加强路灯设施检修和夜景亮化维护工作,确保市区主次干道亮灯率99%、背街小巷亮灯率95%以上。 

三是“井然有序”行动。市城管局将依据“精品化”管理规范,针对市容环境难点弱项,以文旅品质提升为切入口,将学校周边、景区周边、城墙公园、城市出入口等作为重点,积极开展共享单车、破败围挡和户外灯箱广告治理,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积极开展城市管理融入基层治理以及小微空间治理、“城管进社区”行动和“清巷”(清理占道杂物、路面垃圾、乱搭乱建)行动,编制小微空间整治工作导则,实现城市管理秩序井然;创建美丽街区、美丽街巷、美丽街角,让广大市民共享治理成效。 

四是“韧性城市”行动。市城管局将以国家节水型城市、全省供排水一体化试点城市、国家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管平台,提升城市设施韧性,推动城市安全发展。持续抓好城市排水防涝、海绵城市建设收官工作,开展“道路不平”和城镇水环境(污水及管网)整治专项行动,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短板,努力营造更加畅通、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结合海绵示范城市建设、地下管网改造及实施、服务保障民生需求和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四个方面,积极谋划项目,扎实推进实施,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全面推动供排水一体化工作实施,建立统一运营平台,拓宽投资融资渠道等,保障供排水一体化顺利实施。 

五是“蓝天、碧水、净土”行动。市城管局将严格落实省厅印发的扬尘治理两个标准规范,制定并实施我市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奖优罚劣,确保年度PM10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以全国城市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工作为契机,做好建筑垃圾全过程监管。开展城市污水处理和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改善城区河流水环境质量,基本消除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确保我市水体长治久清。加快推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到2025年年底,完成我市建成区70%问题污水管网的提升改造工作,保证市级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超过80%。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有效实施城镇污泥和餐厨垃圾收集处理能力提升行动,不断提升固体废物(飞灰)综合利用和规范化处置能力。加大城区餐饮油烟治理力度,着力解决餐饮油烟扰民问题。 

六是“平稳保供”行动。市城管局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供应能力全面提升,高标准完成新建、改造供水管网60公里,新建中压燃气管网3公里,集中供暖“冬病夏治”等任务。加强统筹调度,合理调配资源供给,通过科技革新、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管理和利用水平,构建科学合理的供水、燃气、热力供应体系,为生产生活提供安全可靠的用水、用气、用暖条件。增强安全意识,加大宣传力度。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做到定期督查、按时巡查、及时检修,确保设施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确保供应主体及末端用户全过程安全。 

七是“智慧管‘家’”行动。市城管局将充分发挥“一委一办一平台”的体制优势,以奖励资金为推动、以考核评价为杠杆、以效能问责为戒尺,通过高位推动、市县联动、部门互动,提高立案率和结案率,助力城市管理更高效。因地制宜,进一步修订完善行业规范体系,探索将导则纳入城市综合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广泛应用于市容市貌等相关领域的日常管理、专项整治、考核评价等。按照住建部平台建设“一指南两标准”,将燃气、供热、供水、市政、环卫等信息系统数据底座和模型底座统一整合,加快推动运管服平台二期建设,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基本建成由数字城管、综合执法、城市生命线等10个专题模块构成的“城管大脑”,丰富“领导驾驶舱”“市民通”App应用功能,实现城市数据“联得通”、运行监测“看得见”、统筹指挥“调得动”,让城市管理更智慧、更便捷、更高效。 

八是“强、转、树”行动。市城管局将紧紧围绕“服务意识再升华、服务能力再增强、服务水平再提升”的工作目标,巩固深化“强、转、树”行动,开展“学先进、找差距、尽职责、树形象”专项行动。对标先进找差距,学习许昌市城管先进经验,结合各自岗位职责,深入开展自我检视,重点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便民为民服务、优化营商环境、队伍作风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检视,全力以赴争赶超,推动城市管理质效再提升、城管队伍形象再转变。以省厅第三届城市管理执法竞赛活动为载体,在全市城管执法系统掀起练兵比武热潮,营造时不我待学、本领恐慌学、争先创优学的浓厚氛围,以练促学、以学促用。促进服务型行政执法水平提升,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群众满意的新时代城市管理执法队伍。 

九是“防控风险”行动。市城管局将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重点强化对消防安全、燃气安全、有限空间和施工安全等领域的隐患排查,有效防范各类安全风险。持续做好城镇燃气和城市燃气管道安全专项治理,加强市政设施运行安全管理,提高雨雪冰冻天气防御能力,完善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市政设施、城市防汛等方面的应急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线。贯彻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主动对标先进,攻“难点”、治“痛点”、疏“堵点”,采取优化流程、减少环节、压缩时限、主动对接、服务前移、一次办理等措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进项目审批提速增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建立六项机制  促进工作落实 

2025年,市城管局将建立六项推进机制,助力目标实现、任务完成、工作落实。 

一是局领导统筹推进机制。市城管局将建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总统筹,其他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的局领导统筹推进机制,明确任务分工、分管科室、联系单位以及市领导,促进工作落实、推动工作出彩。 

二是“六个服务保障专班”推进机制。市城管局将分别建立政策法规服务保障专班、容错纠错服务保障专班、防范化解风险服务保障专班、督查考核奖惩服务保障专班、信息宣传服务保障专班、项目建设招投标服务保障专班。每个专班由一名局领导总牵头,实行专班专责推进。各专班紧扣中心工作,各司其职、协同联动,做到目标更细、举措更实、责任更清。 

三是“五个一”工作法推进机制。市城管局将成立一个工作专班牵头落实、建立一个微信群指挥调度、制作一个问题台账压实责任、明确一套调度机制推进工作、制定一套措施保障组织运行。通过在全市城管系统推动实施“五个一”工作法,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完善工作流程,积极构建职能清晰、作用坚强、协同高效、机制健全、监督全面的城市管理和城市综合执法新局面。 

四是信息平台督办推进机制。市城管局将充分运用“13710”“红黄绿蓝”以及“三单”督导平台,明确督导考核人员组成、督导考核内容、督导考核办法、督导考核奖惩措施;采用“三单”(任务交办单、约谈提醒单、约谈通知单)方法,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及时予以警示,纪检监察人员全过程参与。规范OA公文系统平台办公流程,确保公文流转高效、办理及时。 

五是“三种工作会议”推进机制。市城管局将以风险管控会、局长办公会、局党组(扩大)会为抓手,把准工作方向、保持头脑清醒、树牢底线思维、强化综合保障,切实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 

六是县级领导分包县区、二级机构工作推进机制。县级领导对服务分包县区和单位的重点项目及重大任务实行“一条龙”服务,授予服务分包领导召集所有科室、县(区)局、局属单位开会、研究、解决问题的权力,每月到分包单位调研指导一次,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掌握工作进度,协调解决项目问题,推动项目按时间节点实施。对于重大项目和任务,分包领导要全程参与,精准掌握项目进度,主动上门服务,到分包单位现场办公。 

“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我们将把握时代大势,勇担时代使命,坚定信心、同心同德,锚定目标、砥砺前行,推动城市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开封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城管局局长李一凡表示。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